波产生的影响组建起自己的基本盘,最终实现借鸡生蛋的目标。
就当下来说,摆在刘基面前的问题目前有很多,但是影响最深远、波及范围最广的,就是没有一个基本盘。
他一个十四岁的孩子,哪里来的基本盘?
就算有,也是他老爹刘繇的,不是他自己的。
没有基本盘,他就永远无法真正掌控一支军队、一个集团,这个道理,刘基在上一世就明白的十分彻底。
何为基本盘?
就是族人、发小、同乡、旧部、姻亲故旧等等一系列利害关系极为密切的人形成的团体。
就是刘邦的丰沛集团,就是项羽的江东子弟,就是曹操的谯沛本家,就是孙策孙权的淮泗军政集体,就是刘备的北地元从和荆襄功臣。
他们的利益绑定的极为紧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作为领袖如果更上一层楼,这群人全都鸡犬升天,要是换一个其他集团的领袖来管事,他们则什么都不是。
这样的一群人,才值得信任、依靠、托付大事。
在刘基看来,没有基本盘是特别危险的一件事情,如果在能力和亲信这两者当中选一个作为建设军队的首要工作,那刘基一定会选择后者而不是前者。
想要建功立业,能力是不可或缺的。
但如果无法保证功业属于自己、不会被人夺走,那么能力不要也罢。
基本盘,就是确保功业始终属于自己、不会轻易被人夺走的防火墙。
如何打造基本盘呢?
经验丰富的刘基很快找到了突破点。
如果他有足够多的族人,那最好的拉拢对象肯定是族人,但是他的家族远在青州,跟在他身边的只有两个年幼的弟弟,没得拉拢。
就只好先从同郡的人开始拉拢。
东汉前中期以来,伴随着中央朝廷的权势威严不断下降、地方势力不断抬头,“以郡为国”的情况开始普遍出现。
当时的汉人没有普遍的民族认同,互相之间的身份认同最高只达到郡的级别。
以此为出发点,刘基从一开始就对整个军队里的东莱郡出身的人给予特别的关注。
此前,刘基让张英精简军队的同时,也要求他顺带统计了全体军官、士兵的出身籍贯,把所有出身东莱郡的人的身份资料汇聚在了一起。
刘基也未必认同东莱人都能打仗、都能当高级军官,能力和出身一般没有直接相关的关系。
但是总要给他们一些试炼成长的机会。
就算是一个普通人,安排做一些伍长、什长之类的小军官职位还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为了带出一支独属于他自己的忠诚可靠的“东莱子弟兵”,他就必须要做到【口里会说东莱话、腰间就把官刀挂】。
东莱郡出身的人就是比其他各地出身的人更有晋升层面的优势,在此之外,才会以能力分任高低官职。
一个不可动摇的原则就是,只要是东莱郡人,至少可以混到一个伍长的基层职位。
至于这样做会不会影响整个集团的战斗力?
只要他自己不昏了头,那就不会。
古语云——十步之泽,必有香草,十室之邑,必有忠士。
一县之才可治天下。
华夏大地上从来不缺人才,缺的是历练平台,多给点机会,多让他们历练,有机会就派他们出去办事,有仗就让他们冲上去干,一来二去,有点潜力的自然就被发掘出来了。
既是亲信,又充满战斗力,这样的基本盘才值得依靠。
定下这个原则之后,在军队的改组过程中,刘基的行动就非常有效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