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彼可取而代之> 第41章 建安二年的冬天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1章 建安二年的冬天(2 / 2)

他自己担任统帅,以原先李彬麾下骁将段威作为副手,预备在关键时刻给厮杀的步兵们提供必要的帮助。

他们训练,他们搏杀,他们大吃大喝,他们成长,在这个寒冷的冬天里,他们并未感到严寒刺骨,反而感到发自内心的暖意。

同样的,生活在刘基治下的三县之地的五十一万编户民也并未感到难以忍受的刺骨严寒。

这个冬天,是他们当中绝大部分人有了记忆以来最暖和、最少感到饥饿的一个冬天,也是第一个只有人病死而没有人冻死、饿死的冬天。

刘基在入冬之前准备了足够的过冬粮食,按照每人每天两顿稠菜粥的标准供给治下民众,使他们每个人都能得到食物,虽然未必能吃的多饱,却能够让他们挺过这个严寒的冬天。

除此之外,利用冬季农闲期,刘基还组织了类似于徭役的工程行动。

一方面是把夏天和秋天没来得及修缮的水利工程继续修缮起来,一方面也组织人手利用官方提供的农具进行翻土作业,把土壤中的虫卵尽可能的冻死,以避免来年的虫害。

这项工作并不强制,采自由报名行动,愿意来参加的人可以每天获得一餐额外的干饭伙食补贴。

人们欢欣鼓舞,踊跃报名,为了一餐幸福感满满的干饭而勤劳工作,翻土、修缮水利工程,为来年的春耕打下坚实的基础。

毫无意外的是,建安二年的冬天,生活在鄱阳县、余汗县和临汝县三个县的人们是幸福的。

相较于豫章郡内其他县域中的人们来说,他们就更加幸福了。

这一点,从流亡到三县县域的原先生活在其他县域的难民们身上就能看出来。

从豫章郡南部诸县、西部诸县流亡过来的人们足足有五六千人,他们都被刘基接纳了,无一例外都是骨瘦如柴、嘴唇发紫,属于半死不活的那种。

若不是运气好,及时得到了收容和帮助,说不定第二天就要冻死在这冰天雪地里。

据他们所说,其他县域的日子很不好过,除了少部分人有过冬的口粮,大部分人都在惨兮兮的熬日子。

每天吃不到一碗粥,缺少取暖的柴火,一家人只能合用一床被子、一张毯子,缩在一起抱团取暖。

要是连这个地步都做不到的话,就只能流亡在外,运气好的,还能活,运气差的,也不知道会死在哪里。

刘基闻言,也只能深深叹息。

他现在的力量可以让投效他的人活着,但也仅此而已,他救不了太多其他的人,他的实力、名望都还不足以支撑他获得更大的势力范围。

而且,他首要的任务,还是让他自己可以活下去。

他只能在心中暗暗许下誓言,终有一日,他要将所有德不配位的人取而代之,要让这种人间惨剧绝迹于华夏大地,就如同上一世所做的那些事情一样。

该杀的人,必须要杀!

建安二年的冬天很快就过去了,但是严寒并未随着建安三年春天的到来而结束,料峭春寒被寒风裹挟着覆盖着大地,久久不愿散去。

刘基在呵护耕耘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的同时,倒也没有忘记对整个天下局势加以关注。

天下局势方面,整个建安二年,天下间纷纷扰扰,战乱不断,与此同时,这一年堪称是大汉骷髅王袁术的受难年。

年初,孙策因为袁术预备称帝的事情而选择与袁术决裂,让袁术逐渐失去了对江东的影响力。

年中,袁术因为吕布背弃子女婚约又吞掉他的聘礼的事情愤而和吕布开战,结果因为太菜,被吕布击败,损兵折将又丢了面子。

到年尾,袁术因为觊觎陈国的富裕,于是袭杀了陈王刘宠和陈国相骆俊,侵占了陈国,对曹操的统治中枢许都造成巨大的威胁。

于是曹操亲自领兵出击。

袁术也是怂货,因为数次被曹操打败,所以不敢直面曹操,听说曹操亲自率军来攻,吓得立刻离开,把军队交给四名部将,结果就是军队再次惨败,损兵折将。

经过这一年的三次大失败,盛极一时的袁术实力就此衰败下来,眼看着就要支撑不住了。

而袁术的衰败对于孙策来说则是好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