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彼可取而代之> 第43章 只要他们发起进攻,一切都会好起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3章 只要他们发起进攻,一切都会好起来(1 / 2)

太史慈沉默了一会儿。

他暗自思量,刘基的话说得是很有道理的。

眼下他手头兵马不过一万人,而孙策少说有三五万兵马,兵力上处于绝对劣势。

他倒是想要纠集更多的人马来对抗孙策,但是维持军队的费用实在是很高,他养不起那么多人,也没办法让人自带口粮来追随他。

他现在是得到很多山越部族的归附,但是这种归附更像是临时结盟,互帮互助,真要遇到大危险,别说山越部族能不能及时赶来,会不会来都是个问题。

现在唯一可以算是可靠助力的只有驻守在陵阳县的祖郎。

祖郎是当地大土豪,拥有大量产业和部曲,当孙氏入侵江东的时候,他带头站了出来,引领当地有实力的家族和归附的山越组成联军,一起对抗孙策,颇具声势。

他与祖郎有过约定,两方面要互帮互助,一家有难,另一家一定要出击帮忙。

但这也只是口头约定,而且谁知道来不来得及?

最坏的情况下,若是他单独对抗孙策,难度实在是太大了。

而这个时候,刘基向他传达了善意,给他提供了另外一种思路。

从韩朗这边得到的消息与之前听说的传闻对应上了,这充分显示出刘基远强于其父的才能,虽然他还很年轻,但是俨然是一方割据霸主的风范,而且还有朝廷正式任命的将军职位。

太史慈没有这个名义,所以才自称丹阳太守,实际上也没多少人承认,法理还不如孙策。

没有名义,实力又很有限,只要打了一场败仗,基本上就没有下一次机会了。

但是刘基不一样,太史慈缺少的东西,刘基都有,而刘基需要的,也正是太史慈这样的“强援”。

无论是从情理上来考虑,还是从利益角度考虑,太史慈觉得自己归附刘基都是最好的选择。

但是……

且不说自己现在还有一战之力,并非穷途末路,更兼之前有离开刘繇的黑历史,刘基手下那群刘繇旧部未必能接受他,万一回去了混个里外不是人,岂不是贻笑大方?

太史慈左思右想拿不定主意,又想要回去,又担心回去了没有好的结果,只觉得心烦意乱。

就在此时,外头忽然来了哨探,带来了最新消息——

宛陵县方面,孙策有用兵的迹象,大量粮食、军械、车马正在向宛陵县聚集。

太史慈瞬间紧张起来。

一边旁听的韩朗也面色大变。

“孙贼要动手了?”

“应该是了,之前就听说孙伯符驱逐了袁胤,独占了宛陵县以西的所有县域,现在又要动兵,目标自然是我们这些还没有归附的县域!”

太史慈站起身子,左右踱步一会儿,他走到了韩朗面前,握住了韩朗的手。

“韩君,别的我就不多说了,眼下泾县有难,这里有很多人追随我,依附我,不愿意被孙策统治,我不能一走了之,你且回去告知公子,说泾县有难,太史慈有难,希望公子可以来援,太史慈必有重谢。”

韩朗听后,稍稍犹豫片刻,还是点了点头。

“我知道了,太史君,虽然我不知道公子会不会来救援你,但是,我还是希望你能坚守住,不要太早被孙策击败。”

“我必将竭尽全力。”

太史慈的眼神很坚定,韩朗见他没有别的话要说,摇了摇头,转身离开。

韩朗走后,太史慈紧张的操持起了对孙策大军的防御工作,准备以泾县城为重点设置防线,与孙策大军打一场防守战,坚守不出,不与孙策大军打什么野战、决战。

孙策手下猛将很多,他这边缺少得力战将,真要打野战,很吃亏。

但是防御作战就不一样了,只要囤积足够的粮食,他不担心城池会被孙策在短时间内攻取。

另外,他也不会把希望寄托在刘基身上。

刘基还是太年轻,虽然听上去真的很能干,但是和孙策比起来,想必还是有不小的差距,难以依靠。

所以他只是许下重谢,实际上根本不指望刘基真的能来。

他最大的希望,在其他地方。

于是,他一边派人去联系祖郎,告知祖郎孙策将要来犯的消息,希望祖郎可以来援。

另一边,他又派人去联系归附他的山越部族,告诉他们若要来援可以来援。

若不想和孙策正面交战,那就前往袭击孙策后方,待孙策大军攻击泾县的时候,后方必然空虚,他们可以去偷袭宛陵城,切断孙策的粮道。

如此,算上对刘基的求援,他就给自己准备了四张牌。

自己一张,祖郎一张,山越部族一张,刘基一张。

他不信四张牌在手,他还应付不了孙策的一波流进攻。

孙策那家伙虽然锋锐难当,但是杀戮太重、树敌太多,若是长久带兵在外征战,后方必然不稳,所以他肯定不耐久战。

只要抓住他的这个弱点,把这一战打成拉锯战,最后失败的必然是孙策!

孙伯符!

我誓要与你抗衡到底!

太史慈的打算很好,想法也不错,做的也确实到位,但是他万万没想到,孙策并没有直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