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不速之客
看完戏没两天,便是文薰请客的那个周末。天公作美,这天正是大雨过后,天气相对来说比较清爽的日子。莫家的几位少奶奶都是接受过新式教育的,出门吃个饭也没讲什么排场。经文薰邀请,坐了几辆车便出发了。
两位表妹今日没来。由于敬贤下个星期便要回沪市上学了,她和几个认识的新朋友去公园野餐,以作分别之宴。
包厢位子是提前订的,菜单也已定好,可望鹤楼的掌柜多礼,在几位女士到店后还是亲自到门口相迎。
“几位贵客今日大驾光临,真是令小店蓬荜生辉。”今日是文薰做东,理应由她接话,瑞芬也是第一时间便和其他妯娌望向她。然而文薰顾及到生意场上的事,大嫂又为长,便笑着回望。千言万语,皆在不言之间。收到文薰的反馈,瑞芬便在第一时间露出了笑容,开启了待客模式。
“有些日子没瞧见您了,岳掌柜, 您还是这样的精神。”岳掌柜躬了躬身,道:“承大少奶奶记挂,家里的老爷、太太可好?”“好着呢。”
外界并不知道莫老爷装病的事,听得如此,只在心里琢磨莫老爷的健康真让这门婚事冲起来了。他又按规矩问:“大少爷还好?”瑞芬道:“他很好,只是最近迷上了古玩字画,所以不大往这边来。”说话间,岳掌柜领着一行人上楼,往包间去。路上,他又先后问候了琼玉和锦姝,最后才郑重又熟稔地对文薰道:“今日多亏了三少奶奶捧场。正巧,秋爽斋的平先生和姜先生得空,我便请了他二位入楼演上一出。女士们若得空,推开窗子,就能听见。”秋爽斋是金陵城里知名的评弹馆,要请到里头的先生可不容易。岳掌柜此言一出,一行人都高兴得很。
文薰这时回头望去,果然见到一楼搭了个台子,想是为了评弹先生们准备的。
文薰订的这个包厢还有另一边窗子,推开便能是秦淮河景。今日天阴,河上雨雾蒙蒙,伴着朦胧的城郭和远处的山景,景色美得人心花怒放,看得瑞芬都生出了两分诗情,直道:“我瞧着,今日这江景倒好。咱们围成一桌,真可以临江望鹤了。”
大家一时都笑了起来,锦姝更是逗趣道:“大姐,有句话怎么说来着,你们读书人啊,就是痴话多。”
如今正是中午,日头又不晒,很快酒楼里的人便多了起来。伙计们在上菜时,有个跑堂的拿了个单子过了包厢,请女士们点戏。往外一看,秋爽斋的先生们也带着吃饭的家伙上了台。
刚才会话的时候文薰退了,这会子却不能再退。她点了一出小时候爱看的戏,依照长幼顺序把单子交给瑞芬。
瑞芬还在思索,楼下的女先生已经抱着琵琶唱了起来,正是一首《吴州好风光》。她听着得趣,随手点了一出最上方的推荐曲目。琼玉不爱听这些,把递过来的单子拒了。锦姝也没点,只说:“我就听个热闹算了。”
菜单回到文薰手里,她交代跑堂时,还妥帖地为北方来的锦姝要了个台词单子。
单子还未送上来,菜先上齐。文薰招呼着嫂子们倒酒,吃菜,楼下的评弹已然换了一折曲目。
想是演到了两位先生的拿手好戏,无论是口条还是语气腔调,连一贯不听这些的琼玉都听得认真。锦姝见大家都入了迷,独她一人听不懂,像傻子似的,不免失了意趣,不太高兴地道:“这说的是什么,咿咿呀呀的,怪难听懂的。瑞芬好心,解释给她听,“这是吴州评弹《玉蜻蜓》中的名段,叫《问卜》,讲的是算命先生胡瞎子到金大娘娘家去算命,途中被丫头、门房捉弄的事。”
文薰也道:“表嫂,是我不好,怠慢了你。"又朝外看去,“怎么台词单子送来得这么慢?”
见有人理睬自己,锦姝心里舒坦多了,她本来也不是故意扫兴,“没事儿。评弹和戏曲那些东西不是同一个祖师爷嘛,我就把它当成乐子听,多少能解个乏。”
文薰便笑,“多谢锦姝姐姐担待。”
锦姝有了面子,又主动安排接下来的娱乐,“待会儿咱们回去了,再开一桌?”
琼玉听了个半边,问:“开什么?”
她以为还要再吃一餐呢。
锦姝快语道:“开一张麻将桌子呗。吃了三妹的饭,咱们可不得继续好好教?”
一时几位妯娌又都笑了起来。
瑞芬用帕子掩了掩唇,好不容易才道:“文薰,你确实应该多打打,我听说学校里的那群先生们有不少也是雀友呢。这写文章、谈思想的事,个人有个人的想法,你未必能全部和人家凑到一块,但若论起兴趣爱好,大雅大俗皆可,可谓是交友场上的利器。”
琼玉不爱看瑞芬教人做事的姿态,开口道:“三妹是去做先生的,又不是去呼朋引伴的。”
瑞芬不觉,还认真解释:“临安离金陵远,多个姐妹朋友处着,生活也能更丰富些。”
一说离家远,锦姝便想到了自己,搭腔道:“是啊,现在时代这么新,咱们总不能还像被约束起来的旧妇人那样,一天到晚只能围着男人转吧?”瑞芬似乎也感受到了琼玉的那点心思,却仍旧没有放在心上,而是顺口问:“还没有问,你妹妹的事如何了?”
琼玉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