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大明王朝1556> 第174章 无非一念为苍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4章 无非一念为苍生(1 / 4)

大年初一。

天色熹微,昨夜的鹅毛大雪已然停歇,开封城银装素裹,四下里一片寂静,唯有积雪压断枯枝的细微“咔吧”声,在清冷的空气中格外刺耳。

巡抚衙门外,一些离得较近的外地州县官员,或是循例、或是闻讯,已早早乘着轿子,顶着凛冽寒风来到了巡抚衙门外等候。

他们多是各州县的佐贰官、或是省城一些清闲衙门的属官。

品级不高,平日难入抚台藩臬的正堂,唯有趁这年初一拜年的机会,来露个脸,混个面熟,寄望在顶头上司心中留个印记。

官员们下了轿,互相拱手作揖,口称“新年吉庆”、“恭喜发财”,脸上堆着应酬的笑,呵出的白气在寒冷的空气中氤氲开。

“张兄,来得早啊!”

“李大人,新年安康!您也这么早?”

“是啊,给抚台、藩台诸位大人拜年,岂敢怠慢。只是……这衙门今日似乎格外安静些?”“许是昨夜守岁,大人们都起得晚了吧?毕竞除夕宴饮,也是常情。”

众人搓着手,呵着白气,在寒风中低声交谈,交换着彼此听来的模糊消息,却都不得要领。衙门外值守的兵丁也比往日多了不少,且个个面色凝重,手按刀柄,眼神警惕地扫视着四周,与这新年清晨本该有的祥和气氛格格不入。

官员们的长随、轿夫则被拦在更远处,三三两两地挤在墙角避风处,跺着脚,搓着手,低声聊着。又等了好一阵子,日头渐高,却仍无半点动静,众官员心中不安渐浓,议论声也大了起来。“怪哉,都等这么久了,怎么也没个通传的?”

“是啊,你看那些兵,如临大敌似的,问什么都不答,就这样把咱们晾在门外,甚是反常啊!”“听闻昨夜城内……似有动静?”一名外地的州判官低声向身旁的开封府府经历探问。

府经历拢着袖子,缩着脖子,低声道:

“可不是么!昨晚守岁时,鞭炮声里好像还夹着些别的响动,像是……像是马嘶人喊?后来巡夜的兵丁也多了不少,脚步急促得很……奇的是,按院杜大人那边,昨夜灯火亮了大半宿呢。”

“莫非出了什么大事?”又一人凑近,神色间带着敬畏与好奇,“昨夜抚院夜宴,可是陈公公与抚台并诸位大人齐聚的.………”

正议论间,巡抚衙门的侧门“吱呀”一声开了。

一名书吏模样的人探出头来,脸色苍白,朝着门外等候的官员们匆匆一拱手,声音干涩地道:“诸位大人……对不住了!抚台大人……呃,身体突感不适,藩台、臬台诸位大人也都在紧急商议公务要事,实在……实在不便见客。拜年之事,心意领了,诸位大人请回吧,改日……改日再叙。”说罢,不待众人反应,便迅速缩回头去,侧门又重重关上。

门外的官员们面面相觑,愕然当场。

身体不适?紧急公务?

这大年初一的,能有什么紧急公务?

而且连门都不让进,这简直是前所未有之事!

“这……这是何意?”一名县丞忍不住道,“我等起早贪黑,顶着风雪前来,连杯热茶都讨不到?礼数何在?”

“莫非是陈据那个阉人从中作梗?”另一名官员阴沉着脸猜测道,“看那书吏脸色,怕是……”“极有可能!”旁边几人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各自低声咒骂了几句“阉竖”、“晦气”,便准备招呼轿夫打道回府,这冷风实在受不住了。

就在众人意兴阑珊,欲转身离去之际,那扇紧闭的侧门再次“吱呀”一声打开了。

这一次,一队身着按院公服的差役鱼贯而出,他们神色冷峻,押着几十个被麻绳捆得结结实实、鼻青脸肿、瘫软如泥的汉子。

这些汉子面如死灰,如同被抽走了脊梁骨,拖拽着脚步,在差役的呵斥下踉跄前行,径直朝着按院分司的方向而去。

有眼尖的官员立刻低声惊呼:

“快看!那不是……陈公公跟前那些个最得势的“干爷’吗?张五、陈六……还有侯七!天爷啊,怎地全被拿了?还这副模样?”

众人顿时噤声,面面相觑,心中惊疑不定。

陈据的爪牙横行开封,谁人不知?

昨日还气焰嚣张,怎地一夜之间就成了阶下囚?

还没等他们消化这个消息,又见一队书吏捧着厚厚一叠文书,快步从衙门里出来,为首的一名司吏高声对候在门外的几名衙役吩咐:

“即刻张榜公告四城!奉金都御史杜大人钧令:州桥一案,经查实,乃阉党爪牙王疤痢、刘三秃子纵马行凶、戕害人命在先,百姓激于义愤,自卫反抗在后!所有因此案被拘押之一百七十三名百姓,实属蒙冤!即刻无罪开释!”

此言一出,门外等候的官员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释放?全部无罪释放?!

那张抚台前几日还在公堂之上声色俱厉,信誓旦旦要依法严办,甚至不惜与请命的生员学子冲突对峙,怎么一夜之间就乾坤倒转,天翻地覆了?!

而且下令的竞然是按院的杜金宪?!

那权势熏天的陈公公能答应?

张抚台能答应?

这……这简直匪夷所思!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