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合作(1 / 3)

06

那晚之后,孟瑶的生活似乎真的暂时回归了某种正常。

方槐序果然如他所说,那天之后就没有回过家。偌大的顶层公寓仿佛成了她一个人的天地。

她本来想尽量保持不变,不去触碰那些属于方槐序的区域,从一开始小心翼翼地将自己的活动范围限制在卧室,逐渐延伸到书房、阳台、厨房。

直到终于确定方槐序确实不常回来,她才真正地放松下来,开始按照自己的习惯布置。

今天是外婆复查的日子,换了新药和疗养环境后,外婆的气色肉眼可见地好了起来。

主治医生赵大夫查完房后,特意把孟瑶叫到了办公室。

“孟小姐,你外婆最近的情况稳定了很多,新方案看来是起效了。”赵大夫看着最新的检查报告,语气乐观,“这是个非常好的迹象。”

孟瑶的心一下子被提了起来,眼中充满期盼:“那是不是意味着,有彻底治愈的希望?”

赵大夫推了推眼镜,沉吟片刻:“目前来看,控制病情、长期带瘤生存,甚至临床治愈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了。尤其是如果能得到更前沿、更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他顿了顿,像是想起什么,“我记得之前跟你提过,国内外在这个领域最顶尖的专家之一,是M国的安德森教授。他的团队在精准靶向和免疫联合治疗方面有突破性进展,如果能请他或者他的核心团队成员进行远程会诊,对你外婆的情况大有裨益。”

安德森教授。

这个名字孟瑶记得,之前赵大夫提过一次,但当时外婆情况危急,远水难救近火,她只当是个渺茫的希望。如今再次被提及,她的心猛地活络起来。

“赵大夫,您有办法联系到安德森教授吗?无论多少钱,我都愿意试试!”孟瑶急切地问。

赵大夫苦笑了一下,摇摇头:“孟小姐,这不是钱的问题。安德森教授这个级别的专家,预约他远程会诊的全球顶尖富豪和政要都不知道排到什么时候了。他的时间是以分钟计费,而且极度稀缺。我们医院层面尝试过发出学术交流邀请,都石沉大海。除非……有极其特殊且能引起他兴趣的病例,或者,有能直接通达他核心圈层的人脉资源。”

希望的火苗刚刚燃起,就被现实的冷水泼熄了大半。

极其特殊的病例?外婆的情况虽然复杂,但并非独一无二。要说人脉资源,她一个挣扎在温饱线上的学生,哪里去认识能直达国际顶尖医学教授的人。

“我明白了,谢谢您赵大夫。”

孟瑶压下心头的失落,努力维持着平静,“还是先按照目前的方案治疗……我再想想办法。”

赵大夫同情地点点头:“有什么新进展,随时沟通。”

离开医院时,夕阳正好,但孟瑶的心情却有些沉重。希望的轮廓似乎更清晰了,但通往希望的道路却仿佛隔着天堑。

晚上看书的时候,孟瑶依然思绪纷乱,周叔发现她用书房的时候很多,贴心地在宽阔的书房添置了一张桌子,方槐序不常回来,她也慢慢习惯了这些添置,甚至会买一些自己的东西来装点,毕竟也是自己常住的地方。

窗外的夜景璀璨,她被白天的事烦扰得看不进去书,于是点开耳机,循环播放着法语听力增强语感,试图抓住每一个碎片时间。

时间悄然流逝,夜色渐浓。

就在她完全沉浸在虚拟语态的复杂变化时,楼下忽然传来一声清脆的关门声。

孟瑶猛地一惊,几乎是条件反射地摘下了耳机,心脏骤然漏跳了一拍。

这个时间点,周叔还没有到家,钟点工也不会晚上来。

只有一种可能:方槐序回来了?

这个念头浮起的瞬间,她也不自觉地提起了心,看了一眼时间,已经快11点了。

她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出去看看,毕竟住在一个屋檐下,碰见了也不好装没看见。

于是她推开书房,楼梯走下一半,就看见方槐序正背对着她挂上西装外套。

“方先生。”她站在楼梯口,语气平和地打了声招呼。

“嗯。”

他转身应了声,声音听起来比之前那次要舒缓一些,目光很自然地落在她身上。

原以为两人的对话就此结束,方槐序却率先开口关心:“吃过饭了吗?”

孟瑶愣了一瞬:“嗯,吃过了。”

暖黄的灯光在他脸上投下细碎的光点,他依然没有太多表情,点点头,转而习惯地将目光扫过客厅,一丝极淡的意外掠过眼底。

孟瑶也随着他的目光看去后逐渐愣住,忽然意识到她这几天里,好像不知不觉地在这个空间里留下了不少痕迹。

沙发扶手上搭着她常盖的米白色针织薄毯,天气好的时候,她经常到楼下晒着太阳读书,茶几上散落着几本期刊和一本看到一半的文献。

角落的单人沙发旁甚至多了一个小小的、可移动的分层收纳推车,她备考的时候经常半夜嘴馋,里面放着她的各种零食、便利贴和常备的眼药水。

这些是属于她的琐碎物件,和这里整体冷色调的装饰显然不太搭配,此刻在突然归家的男主人的注视下,貌似显得格外的突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