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彼可取而代之> 第51章 我靠!我不知道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1章 我靠!我不知道啊!(1 / 2)

刘基这么一问,张英顿时有些尴尬,然后不好意思的摸了摸自己滚圆的大脑袋。

“之前您外出征战、我留下整编的时候,突发奇想,便调来一支我军兵马,下令让他们和这些丹阳郡的精兵们交手看看,想要试试我军整训之后的水准。

丹阳精兵天下闻名,我想着如果我军能正面面对同样数量的丹阳兵而不落败,便已经算是训练有所成了,结果战果令我十分惊讶,我军居然大获全胜。

两百人的对战,我军士兵紧紧结阵,执行军官号令互相配合作战,而丹阳兵则多自持勇武,并无太多配合,结果就是对战不过一炷香的时间,我军就获胜了,损失也很小。”

刘基顿时来了兴趣。

“那你之后可有安排更多的人马互相对战看看?”

“有,我又安排了五百人互相对抗。”

张英笑道:“结果还是一样的,丹阳兵颇具声势,各有战术,也很勇猛,但是互相之间缺乏配合,只有少数相熟的士兵之间可以自发结成小型军阵互相配合。

奈何我军军阵从最开始就没有被破坏过,丹阳兵很快大部被灭,剩下来的小部分也无力回天,只能认输,两战之后,这些原本还有些骄狂的丹阳兵好像也服了。”

“这倒是好事。”

刘基很高兴,说道:“看起来,我军的训练成果还是很好的,如此对比之下,虽然丹阳精兵名扬天下,但是没有合格将帅统领的话,也发挥不出多少力量。”

“正是如此。”

张英点头道:“如今这六个营的丹阳兵归属了您,您加以战阵训练,必然使这支人马如虎添翼,更加善战,届时对抗孙策,便更有胜算了。”

“哼,对付孙策,从一开始我便有胜算。”

刘基冷笑道:“近些日子有没有听说吴郡和会稽郡发生内乱?”

“暂时没有类似的情报。”

张英摇头道:“宛陵县方面也没有什么动静,自从孙策战败退回去之后,宛陵县方面一直保持严密守势,没有太多的动静,而且好像实行了严管,城门时刻紧锁,现在城内居民外出樵采都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出去,还要有士兵跟随监视,咱们的哨探很难接触到城内的人。”

刘基思虑片刻,感到有些奇怪。

“照理来说,孙策大败之后,吴郡和会稽郡不会什么都不发生,那些被孙策的威势恐吓住的人只是恐惧他,并非是臣服于他,一旦他被打败,这种恐惧削弱之后,必然会有人奋起反抗,现在怎么会没有消息呢?”

张英想了想,觉得刘基说的的确有道理。

“那么,会不会是孙策封锁消息,刻意不让消息传扬出去?所以才没有人知道?”

“那么惨的败仗,死了那么多人,被抓了那么多人,怎么会不为人所知?”

刘基摇头道:“我倒是不这么看,我倒是怀疑孙策是不是已经不在宛陵县了,说不定他已经回到了后方亲自坐镇,所以才让地方上的那些人不敢轻举妄动。”

“他不在?”

张英惊讶道:“可是宛陵县的驻军还在,孙策的帅旗也在。”

“那可不一定能代表他这个人还在。”

刘基思考了一会儿,缓缓道:“可尽管如此,惨败也是事实,孙策威望下降也一定是事实,他的名头已经没有之前那么好用了,我觉得我们应该再等等,应该快了,应该快有消息传来了,在消息传来之前,咱们先继续整顿兵马吧,反正宛陵县,我一定要拿下!”

刘基决定等,并且也不是干坐着等,而是一边办事一边等。

办什么事情呢?

任免军官。

此前一连串的战事取得了不小的战果,立下战功的军官、士兵也很多,现在军队又扩编了六个营,等于新建立了一个军还要多,那么多的军官职位,肯定是需要提拔人来做的。

首先别的不用说,这个新建立起来的军的统领大将自然就是为刘基立下战功的太史慈。

刘基正式上表,拜太史慈为威烈中郎将,令他统领新编的这个军,就此成为刘基麾下仅有的三个重要的中郎将之一。

太史慈最开始还有点诚惶诚恐,面对老同事张英和李彬的时候,还很是客气,觉得是不是要多做一些退让、展现一下自己的风度。

但他没有料到的是,不单单李彬对他很友好,张英也对他很友好,甚至那些他根本就不认识的军司马、校尉、营司马们,也有很多人都对他很友好。

他都有点懵了。

难道之前我的人缘那么好的吗?

当然不是。

他很快就知道,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刘基在军队里执行了一套东莱人优先提拔的潜规则,讲究一个口里会说东莱话、腰间就把官刀挂。

别管你有没有立下过什么战功,只要你是东莱郡人,在刘基这边,最差最差,也能混一个伍长的小军官来做。

就不存在让你没有官职来做的情况。

而太史慈,也是一个标准的东莱郡人。

在这支军队里,他属于一个重要核心权力圈子的一份子,并且天生就是,只要加入进来这支军队,他就是这支军队里的特殊优待VIP。

太史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