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大人,武魂殿使节求见。”
吴天理放下文书,淡声道:“请。”
片刻后,一名身着白袍的老者踏入殿中,胸口绣着金色十字徽章。
“久闻玄武司之名,今日得见,果然不凡。”
吴天理抬眼,笑意不达眼底:“武魂殿使节远道而来,不会只是恭维吧?”
老者微微一笑:“我代表圣徽议会,前来“建议’贵国一一放弃玄武门制度,重新归顺圣徽秩序。”话音落下,空气骤然冷凝。
吴天理沉默片刻,缓缓站起身。
他转身,走到殿门前,手掌轻轻抚过那块悬挂的“玄武令”。
“你知道玄武是什么吗?”
老者微微皱眉:“一头古兽。”
“错。”吴天理转过身,眼神漆黑如夜,“玄武,是守护。守护的代价,是血。”
他话音一落,四面暗影骤动。
数十名玄武死士现身,刀光一闪。
老者脸色骤变,正欲开口,却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扼住喉咙。
吴天理缓缓抬手,指尖的魂印微亮:“回去告诉你的教宗一一帝国的秩序,不需要神的恩典。”刹那间,光灭。
当黎明再一次降临,吴天理独自立在玄武堂顶端,俯瞰整个王都。
这座城市,已在他掌控之中。
但他知道,这只是开始。
他伸出手,握紧拳头,掌心浮现出玄武的印记。
黑色的光纹在皮肤下游走,如蛇如甲,象征着新的时代正在苏醒。
“玄武门计划一一第二阶段,完毕。”
他转身,披风翻卷,步入阴影。
远方的钟声再次响起。
帝国的命运,已被改写。
可这片暗潮的海洋,才刚刚掀起第一道浪。
帝都的夜,愈发压抑。
玄武堂的钟声在城中回荡,沉沉的,仿佛敲击在人心深处。
吴天理立于玄武堂高台,望着城外连绵的烽火线,神色未变。自玄武门计划第二阶段完成后,他的权势已经直逼太子宁昭阳。然而,权力越集中,风暴越近。
在这片沉默之下,暗潮已悄然翻涌。
武魂殿的圣城,笼罩在金色的光辉之下。
高耸的尖塔内,主教们环绕在圣徽圆台旁,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圣香。
“吴天理此人,手段狠辣,已掌帝都之权。”一名金袍主教冷声开口。
“若任其发展,帝国将脱离圣徽的统治。”
坐在最高处的那位蒙面红衣人缓缓抬头,声音平稳却冷若冰霜:
“武魂殿的威光,不容挑衅。是时候,让玄武之蛇自噬己身了。”
“您是说……”
“放出圣裁之令。由裁决团出动一一肃清帝国叛徒。”
殿内所有人齐声应和。圣徽圆台中央的光阵骤亮,映出一个名字一
吴天理。
夜深如墨。
吴天理正在批阅军报,沈戟疾步而入,面色凝重:“大人,有不明势力潜入帝都,形迹诡异。”“来自哪里?”
“从南境入境,隐匿极深,玄武暗部追查数次均无结果。”
吴天理的手停在半空,指尖轻轻叩击桌面。
“南境……宁昭阳的地盘。”
他冷笑一声,放下笔。
“看来太子殿下也急了。”
沈戟犹豫道:“是否要提前动手?”
吴天理缓缓摇头:“不急。让他动。人若不动,心如何显?”
他起身,披上黑袍,走向窗前。
窗外的夜色如浓墨,灯火映出他的剪影。
“沈戟,命影部全体潜伏宫区,若见武魂殿使节或南境军动向,立即回报。”
“遵命。”
吴天理目光微冷:“还有,密探传言,武魂殿派出“圣裁团’。”
沈戟面色一变:“那可是武魂殿最强的暗杀团!”
“是。”吴天理轻声道,“他们终于出手了。”
三日后,帝都的天依旧灰蒙。
吴天理照常进入玄武堂,众臣参拜如常,唯有一人步履稍乱。
那是来自太子府的使者,名为贺明。
“启禀摄政王,太子殿下请您今晚赴宫议事。”
吴天理挑了挑眉:“哦?议何事?”
“殿下言,关于玄武司编制与南境兵权归属。”
吴天理笑了笑:“好,我会去。”
贺明离去后,沈戟走上前低声道:“这明显是圈套。”
“当然。”吴天理轻抚袖口,似笑非笑,“可若不去,岂不显得我怕他?”
“那属…”
“不必。留你守玄武堂。”
他说完,转身离开,只留一句话飘散在殿中一
“今夜之后,帝都的局势,将重新洗牌。”
夜幕降临,宫殿灯火通明。宁昭阳已在御书房等候。
“吴卿,朕等你多时。”太子微笑,语气温和。
吴天理行礼:“殿下深夜召臣,不知有何要议?”
宁昭阳轻叹:“帝国动荡,民心未稳。吴卿掌玄武司,权柄之重,远超旧制。朕担忧,外臣恐惧于卿之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