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pt>
日杂柜台摆着搪瓷盆、肥皂、麻绳和白炽灯泡。她一眼就瞧见了柜台里侧货架上摆着的几个红双喜铁皮暖水壶。
营部供销社的暖水壶常年缺货,偶尔到货也迅速售罄。不象师部能敞开排列。顾清如当下就决定再买一个备用。
“同志,我要那个暖水壶。”她指着说。
“五块钱,加一张工业券。” 售货员织着毛衣,随口报价。这价格可不便宜。
问的人多,买的人少。
顾清如付钱,对方开单取货,用旧报纸随便裹了裹壶身递来。
最后在文化用品柜台,她买了两本印着”边疆建设”的信纸,又挑了四分和八分的”保卫祖国”邮票各两张。这类物品虽不需票证,但每人限购两份。
顾清如将除暖水壶外的物品收进旧网兜,拎着走出供销社。拐过墙角时,她手指轻触壶身,暖水壶瞬间消失在衣袖间。
她随即加快脚步,朝着师部后勤处物资领取点匆匆赶去。
找到了后勤处的物资领取点,进门是一个铁栅栏,后面摆满了东西。铁栅栏开了一个小窗口,后面坐着一位四十多岁、面色严肃的管理员。
他抬头瞥了一眼顾清如,见是张生面孔,便又低下头继续翻着手中的册子,公事公办地问:“领什么?批条拿来看看。”
顾清如将那张自行车票和三张奶粉票从窗口递了进去。
管理员接过去,习惯性地推了推眼镜,刚要登记,目光却定格在票面上。
他抬起头,重新打量起眼前的年轻姑娘。
自行车这种紧俏物资指标,很少有人来领,一年也没几个人。
他的态度瞬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脸上的严肃被热情所取代:
“哎呦!自行车票!这可是稀罕物!同志,您这是……给家里领?”
他下意识地将顾清如当成了哪位首长的家属,语气里多了几分客气。
顾清如微微一笑, “不是,这是营部发的奖励,麻烦您了。”
管理员这才恍然大悟,一边连声说着“好好好”,一边手脚麻利地办理手续,
“原来是这样!功臣同志!车在那边库房,我给你挑一辆女式的,叫人给您推出来!”
很快,顾清如推着一辆崭新的,女式自行车走了出来,车把上还系着喜庆的红绸带。
自行车后架上,拴着一个旧网兜,里面装着刚才买的东西,有水果糖、罐头等。
还有三袋用简陋的土布小口袋装的奶粉,这是凭票从师部后勤领的福利。这和在黑市上买的、印着外文的铁皮罐头装奶粉截然不同,是边疆本地产的奶粉。
她推车走过师部大院,一路上,不少正在操练或路过的小战士都投来艳羡的目光。
停车场上,王振军和周丽正在低声交谈,看见顾清如推着自行车走过来,两人的目光都被自行车吸引。
周丽发出一声惊叹,眼睛里满是毫不掩饰的羡慕:
“呀!真漂亮!还是女式的!”
她围着车子转了一圈,忍不住伸手摸了摸车座和车把。
顾清如对他们几人解释,“这是之前立功的奖励,麻烦小赵同志帮忙带回营部。”
王振军点点头,小赵立刻有眼力见的上前,利索地从车后箱取出麻绳,用绳子将自行车牢牢绑在了车子后备箱后。
与王振军告别后,吉普车驶上颠簸的土路。
或许是共同经历了一场风雪救援,车厢里的气氛比来时融洽了许多。
周丽主动挨着顾清如坐,语气也亲切了不少:“顾同志,我抓拍到你给小羊羔取暖的那张照片,角度和光线特别好!等回头我洗出来,多洗一张给你寄到营部去。”
“谢谢,”顾清如侧过头,对她微微一笑,“那很珍贵,麻烦你了。”
“这有啥麻烦的!”
车子先将周丽送到了团部大院门口。她提着行李跳落车,又隔着车窗朝顾清如挥了挥手,这才转身离开。
吉普车随后驶向营部。当车子最终停在营部门口时,顾清如提着行李落车,小赵又帮她把自行车从架子上解下来。
“顾同志,车给您放这儿了!”小赵憨厚地笑了笑。
“辛苦你了,路上慢点开。”顾清如点头道谢。
当顾清如推着那辆崭新的二六式女自行车出现在营部时,引来了不少好奇和羡慕的目光。!
章节催更的消息我都有仔细阅读,上个月没有请假,每天码字,今天奉上五千字。
如果喜欢本书的话,请给我打个五星好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