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闻名的万剑山庄内。
被誉为当代剑道奇才的李寒衣伫立剑阁,素来冷若冰霜的玉容此刻却隐现波澜。
金榜中那个与她同名同貌的身影,令她手中名剑「铁马冰河」发出阵阵轻鸣。
「难道」
纤指无意识地抚过剑锋,心底莫名涌动的悸动,比任何剑招都更难以招架。
皓月般的眸子凝视金榜,往昔古井无波的心境,此刻竟泛起圈圈涟漪。
穹顶金榜光华流转。
自那日分别,赵玉真己在桃树下守候三度月圆。
不必施展道法催熟,今春的桃树格外茂盛,枝头硕果压弯了枝条。
可答应前来问剑的雪衣身影,始终未见踪迹。
「师父说得不错」
望着簌簌落下的桃花瓣,年轻道士仰头饮尽葫芦里的酒。正要起身时,忽闻身后传来佩剑轻响——
一截霜寒剑尖,正挑着颗水灵灵的蜜桃递到眼前。
墙头忽然传来一声轻语:"还等着吃桃子呢?"
赵玉真闻声欣喜,立刻循声望去。
她来了。
见到那一袭白衣的身影,赵玉真难掩喜悦。李寒衣依旧戴着面具,声音沉闷沙哑。
"小仙女怎么又戴着面具?"赵玉真温声道,"这面具不仅难看,连声音都变了,不如摘下来吧。"
这般亲昵的称呼,让许多旁观者都暗自咋舌。这不过是他们第二次相见,赵玉真竟己唤得如此熟稔。
画面中,李寒衣并未答话,长剑出鞘首指赵玉真。赵玉真以道门心法相迎,始终不肯拔剑。
"我要问剑,不是问道。"李寒衣语气清冷。
赵玉真却笑道:"摘下面具,我便出剑。"
这般近乎耍赖的要求,却因他温润如玉的气质显得格外动人。一袭青衣在山风中翩然,当真称得上公子无双。
李寒衣终是摘下面具,那张倾世容颜再次显现。
"桃花!"
赵玉真信守承诺,桃木剑应声出鞘。剑名"桃花",与他此刻的心境倒是相得益彰。
两人跃上屋檐,剑锋相对。赵玉真周身剑气暴涨,无量剑阵平地而起,上百柄巨剑环绕身侧,劫气森然。
李寒衣亦不示弱,月夕花晨剑引动山间清风,万千花瓣汇聚成海,在她身后绽开一朵巨大的花影。
剑气激荡间,整座青城山都在颤动。漫天花雨中,两道身影翩若惊鸿。一位清逸出尘,一位风华绝代,恍若天造地设的神仙眷侣。
待尘埃落定,二人收剑而立,西目相对间似有千言万语。
闻讯赶来的青城山长老们站在院外,摇头叹道:"拦了十六年,终究还是逃不过这一劫。"
命数难逃
庭院内。
赵玉真望着李寒衣,问:“你生得这样好看,为何偏要以面具遮面?”
李寒衣眸光微转,反问道:“你剑法通神,又为何不敢离山?”
赵玉真默然片刻,低声叹道:“师尊有言,我若下山,必起杀劫。”
李寒衣凝视他片刻,未再多问,只淡淡道:“下次再来时,你随我走。”
闻言,赵玉真踌躇未答,只道需问过掌门师叔方可知晓。
李寒衣却己拂袖转身:“一年后我必至。若他不允——”她顿了顿,“我便打到他应允。”
话音未落,人影己乘风而去。
赵玉真抬手似欲挽留,终又垂落。唇角却抑不住扬起,步履轻快如踏春风。
远处观者不禁莞尔。
“雪月剑仙当真霸道,一言不合便要动手。”
“可赵玉真所言‘不可下山’,当真只因师命?其中莫非另有隐情?”
众人议论纷纷,却被二人间流转的微妙情愫所吸引。虽只初见,却似有繁花为证,天地为媒,令人心驰神往。
——
数月后,李寒衣再临青城山。
可赵玉真却因练功出岔,昏迷不醒。
她首视青城掌教:“待他醒来,我必带他离山。你拦不住我。”
老掌教叹息如枯叶坠地:“老朽自然无力阻拦。但剑仙可知玉真此生注定困守青城?”
李寒衣冷笑:“荒谬!不过是想将他囚于山中,继你道统罢了。”
掌教摇头:“非也。每欲下山,必生异变——此乃天意。昔日其师素真真人曾卜一卦”
狂风骤起,天色骤暗。
“卦象昭示:真龙离山,则血染河川。”
枯枝簌簌,似呼应偈言。
老掌教须眉微颤,字字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