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令人惊艳。当驶入一个充满高能粒子风暴和空间湍流的星域时,传统的传感器系统受到严重干扰,数据杂乱无章。然而,通过“洋流”的生物感知和生物电脑的并行处理,“观星者”号仿佛拥有了某种“直觉”,总能提前一丝预判到最危险的湍流核心,并找到相对安全的路径穿梭其间。在一次模拟遭遇战中,它甚至凭借生物神经网络对敌方能量波动的细微特征捕捉,提前零点三秒预判了对方的主炮射击轨迹,成功规避。
“这种感觉……难以言喻,” “观星者”号的舰长,一位同时具备科学素养和筑基期修为的军官在报告中写道,“不再是单纯地看屏幕、下指令。当与‘洋流’和生物电脑深度连接时,整艘船仿佛成了身体的延伸,我能‘感觉’到引擎的脉动,‘听到’星尘的低语,‘嗅到’潜在的危险。决策不再是纯粹的逻辑推演,而夹杂了一种……属于生命的敏锐。”
当然,“织梦者”计划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伦理争议。生物神经网络的稳定性、长期运行可能产生的未知变异、与外星伙伴关系的维护、以及防止技术被滥用等,都是需要持续关注和严格监管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