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这十八个附件,别说一天,给他一个月都未必能凑齐!
这哪是让他去办事,这分明是让他去写一部关于拆迁纠纷的百科全书!
他张了张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最终只能拿起那张纸,狼狈地站起身。
“……好,孙书记,我……我这就回去准备材料。”
送走石化的赵东来,孙连城感觉神清气爽。
新官上任三把火?
他偏不。
他要浇三盆水,把所有想烧到他身上的火苗,全都浇灭在萌芽状态。
果不其然,公安局长刚走,市法院的副院长和市检察院的副检察长就联袂而至,同样是来请示工作,试探虚实。
孙连城如法炮制。
对法院来的,他没谈任何具体案件,而是语重心长地拿出了一份他刚用系统生成的、长达三十页的文件。
“老张啊,我看了看我们市法院最近的一些判决文书,发现一个很严肃的问题。”
孙连城表情严肃,痛心疾首,“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
“逗号后面空几格,句号用全角还是半角,书名号和引号的层级关系……这些都是法律尊严的体现!”
他郑重其事地将文件递过去:“我这里有一份《关于进一步统一全市法院系统法律文书标点符号及格式规范的指导意见(试行版)》,你们法院先组织全体干警认真学习,下周我要抽查学习成果。”
副院长捧着那本比刑法总则还厚的“指导意见”,手都在抖。
轮到检察院,孙连承则换了一副面孔,严厉批评道:
“老李,你们检察院的内部文件流转,太混乱了!”
“我看到一份报告,居然是副处长先签字,处长后签字,这成何体统?权责不清,是大忌!”
“这是《关于严格规范市检察院内部文件传阅会签层级顺序的紧急通知》,
从今天起,所有文件必须严格按照行政级别,由低到高逐级签字。少一个、错一个顺序,立刻打回重签!”
两位副职领导走出政法委大楼时,脑子都是嗡嗡的,手里各自捧着一本“圣旨”,面面相觑,相顾无言。
孙连城这三盆兜头冷水,不到半天,就传遍了整个京州官场。
李达康听到汇报,气得把手里的杯子重重往桌上一顿。
他觉得孙连城这是典型的“不作为、慢作为”,用这种荒唐的官僚主义手段,消极抵抗,跟他唱对台戏!
而省委副书记高育良听完秘书的讲述,却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他缓缓摘下眼镜,反复擦拭着镜片。
许久之后,才倒吸一口凉气。
“新官上任,不急于烧火立威,而是先砌墙立规。
他这三盆水,看似荒唐,实则是在用一种无可指摘的'程序正义',为整个政法系统重新制定游戏规则。”
他站起身,在书房里踱步。
“规则由他制定,所有人都必须在他的框架内行事。从此,整个京州的公检法,就不是听赵东来或者哪个副院长的,而是要听他这个手握'程序'指挥棒的人。”
“这不是权术,这是道!”
“以柔克刚,润物无声,却能将所有权力牢牢抓在自己手里。”
“太可怕了……”
就在京州官场被孙连城搅得人心惶惶之时。
省检察院的检察长季昌明,却已是火烧眉毛。
侯亮平被诬告停职的案子,虽然蔡成功已经招供,但后续的阻力极大,迟迟无法彻底翻案。
他知道这背后是高育良和祁同伟的力量在作祟,可他手里没有更进一步的牌可打。
他等不了了。
季昌明绕过所有预约和通报,直接推开了孙连城办公室的门。
“连城书记!”
季昌明一脸焦急,将一叠厚厚的案卷“啪”地一声砸在孙连城的办公桌上,震得笔筒里的笔都跳了一下。
孙连城刚想开口说“程序”,就被季昌明打断。
“我知道规矩,但现在是特殊情况!”
季昌明指着那份案卷,目光灼灼:“这是侯亮平的案子,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但就是有人在背后下绊子,拖着不让他官复原职!”
“你是市政法委书记,是全市政法工作的领导核心。”
“这个案子,你得给个说法!”
刹那间,办公室的空气仿佛凝固了。
孙连城的脑海里,刺耳的系统提示音骤然响起。
【叮!检测到重大甩锅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