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其他类型>名义:让你整改,你气疯达康书记> 第383章 静候天灾!他把官帽押在了洪水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83章 静候天灾!他把官帽押在了洪水上!(2 / 3)

这是一个烫手的山芋。

谁接手,谁就要对那三万多人的生命财产安全负责。

做好了是本分,做不好,乌纱帽都可能不保。

会议室里,一时间陷入了某种微妙的死寂。

所有人都明白,这是一个硬骨头。

啃好了,功劳簿上能记一笔;啃不好,就是职业生涯的滑铁卢。

高建的眉头也锁了起来,他需要一个万全之策,更需要一个能压得住场子的人。

就在这时。

一个平静的声音,打破了沉寂。

“我来吧。”

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了声音的来源。

孙连城。

他缓缓抬起头,脸上没有半分临危受命的凝重,反而带着一种……探究式的、学究般的淡然。

高建愣住了。

叶重也愣住了。

连刚刚还在为难的周梁,都一脸错愕。

防汛工作,是技术活,是工程活,是需要跟泥巴、沙袋、挖掘机打交道的苦差事。

孙书记您一个务虚的、搞思想工作的领导,来凑什么热闹?

“孙书记,这……这项工作很具体,很繁琐……”周梁试图委婉地提醒。

孙连城却摆了摆手,打断了他。

他站起身,缓步走到地图前,目光没有落在那些标着危险等级的红色区域,而是落在了那条蜿蜒的蓝色线条上。

“水,”他开口了,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朵里,“乃万物之源,其性至柔,亦至刚。”

会议室里的空气,瞬间变得有些诡异。

几个常委面面相觑,脸上写满了“他又开始了”的无奈。

水利局的几个技术干部,则是一脸茫然,仿佛在听天书。

只有高建,眼睛倏地亮了一下。

他下意识地坐直了身体,仿佛预感到了什么。

孙连城没有理会众人的反应,他像是完全沉浸在了自己的世界里。

“我们总是想着,如何去‘堵’,如何去‘防’。用堤坝去对抗它,用工程去束缚它。这是人与自然的对抗性思维。”

他伸出手指,虚空地划过银龙河的走势。

“但我们有没有想过,去‘顺’?去‘导’?”

“洪水,是灾难,也是一种‘系统’的自我调节。它在用最极端的方式,释放积压的‘势能’。我们为什么不能从更高的维度,去理解这种释放?去思考人与水的关系,如何从‘对抗’,走向‘共生’?”

他的话,越来越玄。

“所以,我请求负责银龙河下游段的风险评估和预案撰写工作。”

他终于说出了自己的目的。

“我不想从工程的角度,我手下也没人懂工程。”他坦诚得可怕,“我想换个思路。我想从哲学的层面,去思考一下这个问题。”

“哗——”

会议室里响起了一片极力压抑的骚动。

疯了。

这孙书记,是彻底走火入魔了。

用哲学去防汛?

这是什么操作?等洪水来了,跟洪水讲道理?告诉它“道法自然”,请它从别处走?

周梁副市长的脸,已经憋成了猪肝色。

他想反驳,却又不知道从何驳起,因为对方的逻辑,根本就不在三界之内,无从下口。

高建市长却猛地一拍桌子!

“好!”

这一声“好”,把所有人都吓了一跳。

高建激动地站了起来,双颊泛红。

“孙书记,高屋建瓴!一语惊醒梦中人啊!”

他快步走到孙连城身边,指着地图,声音里充满了发现新大陆的兴奋。

“我们天天盯着数据、模型、工程参数,思想僵化了!我们缺的是什么?缺的正是这种‘降维思考’的哲学智慧!”

“用哲学指导防汛!这是多么大的一个理论创新!”

高建回头看向周梁:“周市长,你别觉得这是务虚。你想想,‘理研院’最近那篇关于‘自组织临界态’的论文,不就是孙书记用‘顺其自然’四个字点拨出来的吗?防汛工作,不也是一个复杂的混沌系统吗?说不定,孙书记这次又能‘看’出什么我们凡人看不见的天机!”

高建的话,像一盆冷水,浇在了所有想笑的人头上。

是啊。

“理研院”。

那个由市长亲自批示、财政拨款二十万、专门研究“孙连城思想”的官方智库。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