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孙连城想做什么,就去做。
孙连城说什么,那就是真理。
因为历史已经反复证明,孙连城的每一次离谱,最终都会通向一个无比正确的结局。
这天,孙连城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整整一周。
谁也不见,门上挂着“请勿打扰”的牌子。
他就坐在那,对着电脑屏幕上那张扭曲、诡异的全家福,进行着长达七天七夜的哲学冥想。
他彻底死心了。
对一切主动的“作死”行为,心如死灰。
他悟了。
他之所以屡战屡败,屡败屡“胜”,根源在于他一直在“输出”。
无论是语言,还是行动,只要是他发出的信息,就会被这个世界自带的、名为“脑补”的因果律武器捕捉、扭曲、放大,最终变成他最不想看到的功劳。
行动,是错。
言语,是错。
就连沉默的抗议,也会被解读成“高深莫测的深思熟虑”。
那么,生路只有一条。
——彻底的,绝对的,“不作为”。
孙连城在脑海中,为自己的终极策略命名为:“信息黑洞”法则。
既然任何“输出”都会被扭曲,那唯一的生路,就是停止一切输出。
不产生信息,不给予反馈,不提供任何可供解读的素材。
让自己,成为这个官僚体系中一个纯粹的、绝对的“信息黑洞”。
所有工作,所有请示,到了他这里,就像光线坠入奇点,石沉大海,有来无回。
他不点头。
不摇头。
不表态。
不建议。
他要用这种极致的“无”,来对抗整个世界的“有”。
他要用这种方式,彻底瘫痪自己的工作职能,让所有人都觉得他变得昏聩、迟钝、不堪大用,最终不得不将他“敬而远之”。
这,才是通往咸鱼的终极大道。
新策略的第一次实战演练,很快就来了。
北莞市下半年度最重要的经济工作会议,即将召开。
议题只有一个:如何为刚刚经历了一场官场大清洗的北莞,找到新的经济增长引擎。
市长高建和书记叶重,准备了两套截然相反的方案。
高建主张“大开大合”,引入大型重化工业项目,快速拉动gdp,稳定人心。
叶重主张“精耕细作”,发展高新科技和现代服务业,走绿色、可持续的道路。
两人在常委会上争执不下,谁也说服不了谁。
最后,所有人的目光,都默契地投向了那个角落里,捧着保温杯,眼神空洞的孙连城。
谁都知道,这位“活神仙”的一票,将决定北莞未来的航向。
会议通知和两份厚厚的方案,被送到了孙连城的桌上。
他眼皮都没抬一下。
秘书小声提醒:“孙书记,叶书记和高市长那边,都希望您能尽快审阅方案,给一些指导意见。”
孙连城缓缓转过头。
他用那双修炼了七天七夜,已经褪去所有神采,只剩下纯粹虚无的眼睛,静静地看着秘书。
他不说话。
就那么看着。
一秒。
十秒。
三十秒。
秘书被他看得头皮发麻,后背的冷汗瞬间浸湿了衬衫。他感觉自己面对的不是一个领导,而是一座没有生命的古老雕塑。
那眼神里空空荡荡,像两口深不见底的枯井,瞬间吸走了他所有准备好的说辞和勇气。
“我……我先出去了。”秘书近乎落荒而逃。
孙连城看着秘书仓皇离去的背影,嘴角,终于扯出了一丝几乎无法察觉的、冰冷的笑意。
成了。
“信息黑洞”法则,初见成效。
他拿起桌上的会议通知,看了一眼时间。
明天上午九点。
很好。
他拉开抽屉,从里面拿出了一本全新的、封面是深蓝色硬壳的笔记本。
又拿出了一支刚刚用美工刀削好的、笔锋锐利如矛的2b铅笔。
他决定,在明天的会议上,要将自己的“黑洞”人设,贯彻到底。
从头到尾,他只做一件事。
——涂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