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建喃喃自语:“我就知道,小小的北莞市,根本留不住孙书记这条真龙……”
叶重则是长叹一口气,拿出手机,在市委常委群里发了一条信息。
“备车,去机场,为孙书记送行。最高规格。”
孙连城回到自己的办公室,秘书小张已经哭得像个泪人。
“孙书记……您……您怎么就要走了啊……”
孙连城难得地露出一丝微笑,拍了拍他的肩膀。
“革命工作嘛。”
他开始收拾东西。
他的行李很简单,简单到不像是一个要去异国他乡主持一个国家级项目的总负责人。
他没带任何关于北莞市的文件,没带任何工作笔记。
他只带了两本书。
一本,是他一直放在办公室里,已经翻得有些卷边的《道德经》。
这是用来维持“人设”的。
另一本,是崭新的,刚刚从抽屉里取出来的,黑色封皮的硬壳笔记本。
封面上,什么都没写。
但孙连城已经为它想好了名字。
——《甩锅的方法论 40:论如何在境外项目中实现彻底的失败》。
收拾完东西,他登上前往机场的专车。
车窗外,北莞市的街景在飞速倒退。那些熟悉的街道,熟悉的建筑,还有那些熟悉的人……他终于要和这一切说再见了。
再见了,我的功劳簿。
再见了,我那群脑补能力过剩的信徒们。
他感觉自己像一只挣脱了所有丝线的木偶,终于获得了掌握自己命运的权力。
虽然,这权力,是用来奔向失败的。
自由!
这才是真正的自由!
专机在夜色中起飞,飞向遥远的,未知的南方大陆。
孙连城靠在舷窗边,看着下方渐渐变成光点的城市,心中一片宁静。
十几个小时后。
飞机的高度开始下降。
孙连城从睡梦中醒来,看向窗外。
下方,不再是熟悉的城市网格和璀璨灯火。
而是一片广袤的,无边无际的,红褐色的大地。
干涸的河床像大地的伤疤,稀疏的灌木丛顽强地点缀其间。
飞机降落在一座极其简陋的机场。跑道是坑坑洼洼的水泥地,旁边只有一栋孤零零的两层小楼,充当着航站楼的角色。
舱门缓缓打开。
一股混合着红土、草木与某种野性气息的燥热空气,瞬间涌了进来。
孙连城站在舱门口,眯着眼睛,适应着那刺眼的阳光。
远处,地平线在灼热的空气中扭曲、摇晃。
一个瘦高的身影,就站在那片扭曲的光影里。
他穿着不合身的迷彩服,肩上,斜挎着一把在阳光下泛着冰冷光泽的ak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