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白开的传言(1 / 3)

二公主过完生日,很快就又到重阳节了。

姬昭明前一晚自然是要回姬府的,每年难得能回家几次,当然也还是大包小包得往家里搬东西。

宫中新出的点心、新式样的菊纹锦缎、宫中秘制的菊花酒,都是成车装着带回来的,足够姬家两府和杜家一起分。

上层圈子里最近都在传,圣人可能属意让姬昭明做太子妃,不然干什么这样抬举姬家?大皇子都已经十九了,就算圣人还在壮年,不急着立太子,给大皇子议亲总是应该的吧?

有不少人前前后后得建议过,也提了很多适合的女孩,都被圣人驳了回去。

“此事不急,皇子们学识尚浅,现下还是专心念书做事的好。”

圣人的态度坚决,大臣们也没办法,私下里默默达成了共识:姬家这个小孙女了不得,派出家里的夫人们去交好就可以了,至于其他主意,都先放弃吧。

祝夫人的心里有些不甘心。

之前她几次犹豫,对这个“儿媳”是又满意又挑剔,但现在发现夫人圈子里都默认姬昭明是皇家儿媳妇,那感觉,就像自己的儿媳妇被人抢了去。明明是自己早就看上的,凭什么就都默认定给皇家了?

就算姬昭明跟二公主是手帕交,可是二公主的胞兄只有大皇子,大皇子今年都十九了,姬昭明才八岁,总不能让大皇子等她七年吧。如果是做侧妃,说破了就是妾,跟嫁到祝家做长孙媳妇比,真不好说哪个更好呢。

被激起了好胜心的祝夫人,再不复之前的纠结,而是和小姑子祝氏联络频繁起来。近水楼台先得月,自己儿子未必就没有胜算。

祝氏很喜欢姬昭明这个侄女,当然也乐意帮长嫂一把。跟婆婆、妯娌聊天时,也拐着弯儿地探过口风。

公公那边的态度,是顺其自然,孙女若能让家里更进一步,当然好,不行也不强求。这几年,私下里来试探的人很少,仅几家至交来问,也都以孩子小为由拒绝了。

妯娌杜氏的想法,就是没有想法。丈夫肯定不会害女儿,到时候她听夫君的。

对此,祝氏都不由在心里羡慕杜文茵。这两年,祝氏已经开始主持姬府内宅的各项事宜了,当然,是在婆婆薛氏的监督下。

杜文茵却什么都不管,就连慎独院的内账,现在也都是夏婆婆还有一勺、四喜她俩盯着,每个月都把账和日月居的并在一处,有人一起查算,送到姬昭明那儿检查。

不论是农庄还是铺面,杜文茵都不用操一点心,只管听夏婆婆说又赚了多少金银就好。

祝氏拉着杜文茵出去参加聚会,杜文茵一般都会答应。

穿戴有三好、四喜参谋,不会特别奢华,却绝对很适合她。衣裳首饰到底花了多少钱,姬昭明那边有账,杜文茵无需操心。身边跟着皇后娘娘赐的宫女,虽然杜文茵现在没有三品诰命了,也总是被按照三品诰命夫人的品级安排,没人有异议。

祝氏在外应酬,有时候还得沾她的光。

九九重阳节回家,祝氏也沾了些光,杜文茵分了些宫中秘制的重阳酒给她,给她的归宁礼物增加了一些厚度。

姬景昇在天福十五年秋时,低调地通过了乡试,转过年的春闱,他却遗憾落榜。今年春闱再考,才终于金榜题名。今年,姬景昇终于能以进士身份陪妻子归宁了。

虽说姬景昇领的官职很小,和姬大爷一样,分在礼部做了个小官吏,但也能算是京官。在祝家这个“拿着族谱随便点,数上五个总能有一位朱紫”的权臣世家中,终于不用觉得愧对媳妇了。

姬景昇的读书水平 ,是远远不如他拿手字画的水平的。如果还是往年那样考,他第一次就有可能过,因为那手正楷实在是漂亮,阅卷的考官看着,必然会心情舒畅的那种。

可是天福十六年开始,乡试和会试就做了一点小改革——试卷糊名,重“抄”。

简单来说,就是试卷上的名字都要糊上,还得派专人重新誊抄一遍。考官看的,是誊抄过的这份。为的是防止作弊,怕有人买通考官,通过笔迹等方式做暗号。

等到评定完试卷,排号顺序后,才会打开糊名的部分,进行比对。内容不一的,要问责处罚,卷面有脏污的,也要视情况决定是否降等甚至除名。

其中,誊抄这件事,为了让字体统一,实现在考官面前的相对公平,誊抄这件事儿,利用了活字印刷术。

对于长期训练过的、熟记各字拼音笔画的人来说,照着试卷印一版,要比重新誊抄要快得多,还能杜绝笔迹区别造成的对考官判卷的影响。

失去了字好看的优势,姬景昇就只能实打实的用功了。为了适应考场中的号舍环境,姬景昇还在家里做过五轮模拟,严格按照考场中的各种情况安排。

姬景昇最初确实难受得不行,哪怕已经有过一次考场经验,还是在家中测试时晕了过去。吓了薛氏一大跳。

等到五轮模拟做完,姬景昇从号舍里出来都不带皱眉

最新小说: 女配修仙,仇人祭天 和离后,我二嫁九皇子气哭前夫 杀手弃妃,战神王爷求庇护 兽医:从失业走上人生巅峰 我靠抽卡在废土世界囤货带崽 总有人说我不太正常 在提瓦特成为人气角色指南 为助师兄成神,我根本躺不平 娱乐:一首上了年纪的男人都哭了 请出示营业执照[娱乐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