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登基(1 / 3)

第76章登基

皇后娘娘的话语,顾宁熙似懂非懂。2

春雨潇潇,出城十里的长亭外,已经是送别的最后一站。1雨珠顺着长亭四角成串落下,时有水花溅入亭中。吏部的调任文书已下,孟庭擢升正五品上平南将军,限期四月底赴任,驻守于江南道。

孟庭尚未成家,此番并未带家眷随行。

孟家上下为他将行囊打点妥当,吏部的文书催得紧,在正式接到旨意后的第九日,孟庭便动身南下。<3

连日落雨,孟家祖母与夫人身体都不好,难以承受离别之苦。故而今日相送,只有顾宁熙一人。

“母亲为表兄备了些衣物和干粮。”一针一线,俱是至亲之人的牵挂。孟庭接过包袱,亲自命人放去马车中。

“江南的气候与京都不同,表兄在外一定要照顾好自己。“这一去山高水远,顾宁熙有意冲散离别愁绪,“江南是个好地方,表兄到了记得给我们寄信。“好,放心吧。”

孟庭这一趟外任不知需要多少年,等在江南道安顿下来,他再接祖母与母亲团圆。

孟家在京中的一切暂由顾宁熙代为照顾:“表兄不必忧心。时辰不早了,表兄早些动身吧。”

送君千里终有一别,顾宁熙立于长亭中,目送表兄一行策马离去。雨帘细密如织,远行之人的身影渐渐消失在视野中。顾宁熙撑起一把油纸伞,雨势大有转疾的意思,她吩咐车夫回城。今日是休沐,太子殿下在望云楼设宴相邀。虽说眼下时辰尚早,但多出来的半个时辰顾宁熙也无处可去,便命车夫提前到望云楼。

熟悉的雅间内顾宁熙落座,面前茶香氤氲,她百无聊赖地望着窗外雨景。离别总是让人感到难过的,况且又是在这样阴雨绵绵的天气。顾宁熙有怅然若失之感。入朝为官这些年,她有时遇上苦闷之处,总是无人可诉说。母亲不懂朝局,很多时候都理解不了她的话语;她又守着女郎的身份,不敢与六部和东宫的同僚走得太近。

直到她与表兄相认。他们是血脉相连的亲人,相熟后母亲又将她的身份告诉了表兄。纵然她十分不赞同,甚至有些恼母亲的擅自做主。但表兄确实是极好的人,她在朝中如履薄冰,唯有在表兄面前可以稍稍放松些,不必时刻提防。许多事他们都能有商有量,互为彼此的依靠。“就这般舍不得人?"<2

顾宁熙闻声回眸,见礼道:“殿下。”

陆憬从宫中带了些点心给她,都是御膳房新鲜现制的。对于太子殿下方才的问话,顾宁熙笑着摇了摇头:“也没有。”武将不比文臣,他们的功业都是在外征战取得。表兄本就是在江南战场中成名,如今江南小部分地区不太平,朝中年轻一辈的将领中再没有比表兄更合适的了。

他能争取到建功立业的机会,顾宁熙也为他欢喜。她拈了一块皓月牛乳酥,糕点入口香甜软糯,不知不觉间就叫人心情好些。陆憬亦觉得糕点不错,交代侍从可以传菜。<1顾宁熙奇道:“不等武安侯他们吗?”

“孤有说过,今日有旁人吗?”

顾宁熙思索一番,好像的确没有。

她握了半块糕点,那单单只她和太子殿下二人,这顿午膳是什么名目2顾宁熙想了又想,等到熟悉的菜式一道道端上来,她才恍惚发觉,少时他们二人也是会像这般单独相聚的。

只不过如今身份、心境不同了,竞叫她觉得反常起来。她笑了笑,抬眸望向眼前人时,陆憬道:“这一阵公务都忙完了罢?”顾宁熙点头:“倒是殿下,应当鲜少能匀出闲暇。”她又发现个合情合理的缘由,武安侯他们得太子殿下重用,大约平日里见的多了,无需私下特意相邀一聚。<2)

自从淮王被废为庶人、蜀王殿下离京就藩后,陛下对朝政已心灰意冷,只想在仁智宫中与皇后娘娘安养天年。

三日前陛下正式下诏,欲禅位于太子。

礼部和太常、太卜测算了吉日,新帝登基大典定于三月十八。三月十八,正是她梦中昭王殿下御极的日子,只不过年份上应当提前了几年。

皇后娘娘执意让蜀王殿下千里就藩,大约也有向上天借命的意思。蜀地偏远,离开京都是是非非,保长久太平安稳。<1这一场政权更迭远比顾宁熙想象中平和许多,虽涉党政,但京都上下并未有多少府邸受牵连。

如宣平侯府一般的蜀王旧党,在新朝遇冷无可避免,亦有子弟遭贬谪,但到底保住了阖家平安。

新帝即位,为操持即位大典,朝中上下忙碌。陆憬意有所指:“年号已定,礼部也在草拟大赦天下的诏书。”他接着道:“除非谋逆重罪,余者皆可酌情赦免。"1未来天子一言九鼎,顾宁熙慢慢搅动碗中汤羹。大赦天下素来是新帝登基的惯例,施恩万民。陆憬望心上人,内外诸事皆安定,元乐总该好生想想有关自己将来的事。有些话,他不希望是自己先戳破,由元乐坦诚会更好。他已经能完全护住元乐,厘清了身份,他们之间方能再谈其他。但顾宁熙始终避而不谈,偶尔往自己碟中夹一筷菜式。等人吃得差不多了,陆憬方提醒道:“你还没有打算成婚吗?”就算是以男子的年岁论,元乐业已及冠。若是再拖下去,元乐迟迟不议亲必定会引得京中有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